2012年4月30日 星期一

2012.4.15 建築大師Alvar Aalto作品巡禮


位於Jyväskylä的Alvar Aalto博物館

Alvar Aalto是芬蘭著名的建築設計大師,其作品具有深遠的影響,在Jyväskylä可看到許多其建築作品,例如Jyväskylä大學主建築、Alva Aalto Hall、小鎮教堂等等。於Alvar Aalto的建築在義大利具有很大的影響力,因此Jyväskylä這個科技大學城,每年都吸引許多來自義大利、西班牙的建築系學生前來朝聖。

Alvar Aalto設計的教堂

在Jyväskylä大學遇見一群來自西班牙的建築系學生


除了建築物之外,Alvar Aalto設計的家具、餐具、家飾品,也都是隨處可見的芬蘭經典,常見的湖水形玻璃器皿,以及大花圖案餐巾紙,幾乎是每個芬蘭家庭的基本配備。
對建築有興趣的朋友來芬蘭,千萬別忘了前往來一趟Alvar Aalto之旅。
Alvar Aalto設計的椅子

參觀博物館

2012年4月29日 星期日

2012.4.14 參與國際扶輪社1390地區年會


國際扶輪社1390地區2012年之年會4/14-15於Jyväskylä的AGORA中心舉行,會中1390區總監Kari Itkonen致完歡迎詞之後,由作家Aino Suhola進行演講,現場妙語如珠笑聲連連。隨後,來自印度的國際扶輪社總監代表Ashis Roy以及來自瑞典的北歐國際扶輪社代表Lars-Gote Lofdahl亦分別致詞,勉勵所有的扶輪人應努力破除大眾對扶輪社的印象的迷思,落實扶輪服務精神,期許自己成為改變社會的關鍵。
 
1390區總監Kari Itkonen接受本團致贈錦旗


本團亦應邀於會中進行簡報,團長古源光校長除了介紹D3510區組織運作現況,對於國際扶輪參與概況之外,亦向現場的芬蘭朋友們介紹台灣的地理特色、景觀美食,以及台灣的經濟實力與人力資本,幫助這些北國的扶輪社員們更了解台灣,經由團長的簡報,確實讓現場參與的人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會後有許多芬來社友來與團員們交談,我們也透過不斷的互動與交流,將更多關於台灣的資訊傳遞給大家。現場我們遇到了來自台灣的交換學生陳世芃,來芬蘭十個月的她,已經可以說得一口流利的芬蘭語,與來自其他國家的學生了互動的十分良好。另外一名曾至台灣學習一年的芬蘭交換學生,也以國語歡迎我們的造訪。

團長進行簡報



來自來台灣的交換學生陳世芃


下午之後,大會的行程移師到鄰近的Alvar Aalto博物館,除了讓大家了解建築大師Alvar Aalto的生平與創作之外,現場亦舉辦了一場小型的服裝秀,由社員或社員夫人擔任走秀模特兒。
晚餐亦在AGORA中心舉行,現場除了有現場演奏的樂團之外,還安排了話劇的演出,最後還有舞會,許多團員攜著伴侶翩翩起舞,為整個夜晚畫下浪漫的句點。


來自印度的代表Ashis Roy伉儷、接待家庭社員Mervi Wallenius與團長合影

2012年4月25日 星期三

2012.4.13 Jyväskylä參訪行程

上午我們參訪Jyväskylä大學健康照顧學院,該校設立於1934年,為芬蘭前五大的大學之一(Helsinki、Tampere、Tuku、Oulo),其健康照顧學院更為全國最有名,研究主題為運動與健康之相關,例如跳躍運動對停經後女性膝關節炎之影響,以後一年之骨骼狀態追蹤、各項運動對於背部肌肉、頸部肌肉強度的影響…等。學院中的設備多元且完善,可進行精密檢測與測量,包括肌肉受力、行前時之施力狀況、肌肉切片、斷層掃描、運動器材室等等,令我們十分印象深刻。

利用木箱進行跳躍運動實驗

 
校內具有豐富的研究資源,檢測設備十分完善
與健康照顧學院院長以及研究人員合影

中午我們在冰上曲棍球場餐廳午餐,芬蘭人對於冰上曲棍球十分著迷,最近正值芬國內比賽旺季,各項聚會中總會聊及賽事近況,曲棍球確實可稱得上是名符其實的芬蘭國球。

下午參訪了SYKE環保中心,芬蘭全國共有五個相同的中心,皆隸於中央政府,位於Jyväskylä的中心乃以水資源為研究主題,其他四個單位則負責空氣、土壤等不同環保議題。
SYKE利用水蠅做為水資源環境指標,檢測來自各地的水源概況。由於芬蘭政府對於工廠處理污水有其規範,必須有合法處理程序且達到合法標準才可排放。另外,由於芬蘭人口稀少,水資源豐富,因此水質污染對芬蘭來說向來不是值得擔憂的問題。


2012年4月23日 星期一

2012.4.12 森林產業參訪

  •  參訪Hyytiälä forest university實驗林場
該林場隸屬於赫爾辛基之Hyytiälä forest university,其SMEAR station是歐洲重要之森林懸浮微粒監測站,提供森林與氣候研究之重要基礎資料庫,除了本校學生之外,亦接受來自世界各國的研究人員進行短期研究,超過百年歷史的研究人員宿舍,牆面上留下了不同年代學生的簽名,見證芬蘭森林研究之歷史。


接待大廳的木雕作品,乃由園區16種不同樹木雕刻成

 

SMEAR工作站介紹


    百年歷史的宿舍牆上,滿是來自各地研究人員的簽名

  •  參訪芬蘭鋸木業
前往位於Juupajoki的JPJ公司參觀鋸木場生產線,該公司燃燒鋸下的木屑進行木材乾燥,同時將產生的熱水提供做為社區之暖氣設備,充分達到資源再利用。紙業過去是芬蘭很重要的經濟命脈,但由於紙業價格被大企業把持,因此小工廠愈來愈難生存,獲利空間愈來愈受限。

長達兩百公尺的原木分級機


全自動的電腦化生產線
 
  • 參訪木藝工作室
參訪一木製工藝品個人工作室,經營者為一對夫妻,其作品以樺木為主,成品包括筆、鑰匙圈、USB…等,目前主要接受企業紀念品訂單。男女主人於1994年買下已遷校的舊校舍,廠房設備完善且設有防塵爆設備。其生產之木藝作品十分精緻,台灣目前也有許多類似的木藝技術。




工作室女主人Jana介紹各項設備


團員與接待之D1390區社友,於美麗的河邊合影


2012年4月18日 星期三

2012.4.11 參訪Tampere社福機構

1. Family support centers
Tampere有六個公營的Family support centers,共400名工作人員。每一個中心的服務對象都不一樣,有的是青少年中心,有的照顧兒童,有些則是服務帶著孩子的婦女。各項的服務皆以重建家庭功能為核心,幫助兒童在家庭中成長,每個家庭享有正常之家庭生活,除非家庭失去功能,才會提供替代性服務,因此衍生出許多預防性服務,例如居家服務員到宅教導如何照顧新生兒。

2.成立於1945年的The Federation of Mother and Child Homes and Shelters為民間組織,全國各地都有服務據點,接受政府委託提供婦女與家庭服務,中心共有八個房間,提供懷孕婦女、單親媽媽等危機個案庇護服務。除此之外,同時亦設有老人日托中心,每天辦理不同活動。依服務人數向政府收費,每照顧一人次/一天,向政府申請125歐元之補助。
(與 Mother and Child Homes and Shelters主任合影)

3.Family Support Centre Päiväperho藥酒癮家庭服務,針對濫用藥酒癮的人,提供轉介治療及安置服務。該中心一共有43名工作人員,目前的載案量為30個家庭,提供5個家庭的安置服務。中心設有一危機中心,提供危機個案服務;另有一諮詢站,接受一般民眾之福利諮詢,以及藥酒癮者之保密諮詢,並且由專職廚房人員準備免費餐點給需要的民眾。
(與Family Support Centre Päiväperho主任合影)


芬蘭各項福利服務乃依所得分級收費,經濟較困難的個案完全免費,不管是有錢或貧窮的人都可以得到基本的照顧及諮詢服務。

2012.4.10 參訪Tampere科技大學(TUT) & Tampere大學(UTA)


Tampere是芬蘭著名的工業城市,200年前就以工業起家,這個城市的歷史就等於是芬蘭的工業史。近年來許多年輕人喜歡來這裡就讀,因為這個城市的生活機能佳,並且有兩所著名的大學住於本市。我們來到Tampere的第一天,便參訪了這兩所大學—Tampere科技大學(TUT)以及Tampere大學(UTA)

芬蘭的學制與台灣大致相同,7-16歲為基礎教育,高等教育則包括大學(3)、碩士(2)與博士班(4),目前全國共有16所大學,(其中有3所正在進行合併),技術學院則有30多所。在芬蘭求學,學費是全免的,但每個月的生活費平均要600歐元(包括:伙食費 住宿費及零用金)

  • Tampere科技大學(TUT)

TUT目前共有五個學院,10400名學生,多為工程相關學系,傑出的學術領域包括:氣候變遷與人口老化議題。

(參訪TUT動力實驗室)


  • Tampere大學(UTA)

Tampere大學(UTA)的前身是公民學院(civic colleage),後來才從赫爾辛基遷至Tampere市,目前該校以社會科學學院與健康科學學院較為傑出。2012UTA將進行很大的組織變革,將原來的6個學院(Faulty) 32個系,7個行政或研究單位,整併為9個學院(school),以及2個獨立行政與研究單位,期使學校運作更有效能。

(UTA校區之聯絡空橋)

2012年4月11日 星期三

2012.4.9 Tampere

休息半天調整時差之後,我們參觀了位於Tampere工人大樓內的列寧博物館,這是西方第一座列寧博物館,也是世界上目前唯一的永久性列寧博物館。列寧曾在1905年,與史達林在這裡第一次會面,也因此蘊釀出後來的俄國革命。列寧在革命期間於Tampere居住了兩年,並且在此完成了有名的著作「國家與革命」。列寧當時寫作的書桌,也在博物館中進行展示。
參觀過程中,芬蘭扶輪社3910區的伙伴向我們介紹了芬蘭的歷史,以及芬蘭與蘇聯的關係,也進一步針對台灣與中國的關係進行交流。

下午,我們參觀了Tampere的觀景塔,從高處俯瞰一片雪白世界,3910區的GSE主委Jouna為我們進行Tampere的導覽:

Tampere是芬蘭的第三大城,城中有兩個大湖,許多重要的工業在此發展,因此Tampere的歷史等於芬蘭的工作發展史。過去湖畔工廠林立,如此已逐漸向外遷移,許多舊時的廠房現在都被重新運用,用來做為辦公室、社區民眾活動場所,或是展覽空間,呈現出一種時代交融的特殊景象。
隨著一列滿載貨物的火車駛過,Jouna告訴我們,芬蘭的鐵路系統原本為國營,近年已委由民間公司經營,分別由兩家公司負責鐵軌維護與運輸管理的經營。而芬蘭的電力系統也已從公有轉為民營,目前由多家電力供應商進行市場競爭,民眾可以依其需求,選擇符合的廠商。芬蘭政府期待透過更多廠商的競爭,讓民眾享有更合理的民生必需。
(位於Tampere的列寧博物館)


參訪列寧博物館


團長古源光校長與D1390區Rotary Club of Jussinkylä的GSE參訪行程負責人Jouna Järviö(左一)
以及熱情接待我們的社友Pertti Mäntylä合影。 


2012年4月9日 星期一

2012.4.8 抵達赫爾辛基


經過30小時漫長的待機、轉機之後,我們終於抵達了芬蘭的首都赫爾辛基,
由於轉機時間長達8小時,因此一行人決定把握機會,前往首都市區進行簡單的巡禮。

我們拜訪了赫爾辛基的城市地標--赫爾辛基大教堂,
建於1852年,白色建築加上綠色的屋頂,具有簡單素雅的美,
教堂內壯觀的管風琴已有百年的歷史,至今仍可彈奏,教堂中寧靜肅穆的氣息,
讓人進來之後便可獲得充分的心靈撫慰。
短暫的市區停留之後,我們回到機場,繼續轉機前往此行的第一站—Tampere。

(赫爾辛基大教堂)

2012年4月8日 星期日

GSE成員簡介

團長
古源光博士 Mike Y. K. Guu, Ph.D.
    現職:屏東科技大學校長



團員
1.林淑惠 Shu-Hui Lin
現職:屏東縣政府研考處處長



2.蔡忠舉 Jasper Tsai
現職:昱智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業務主任


3.蔡政智  James Wang
現職:高雄市文山高中訓育組長


4.吳毓婷 Frances Wu
現職:現代婦女基金會主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