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5月12日 星期六

2012.4.20 桑拿屋(Sauna)工廠參訪


今天早上參觀了Harvia 公司,創辦於1950年,現在已經是全芬蘭也是全世界最大的Sauna製造公司,2005年也在廣州設廠,進軍中國市場。

經由David Ahonen經理的解說,我們才知道,原來Sauna屋的起源是來自過去戰爭的記憶,大家必須經常躲在防空洞,卻又必須經得起零下幾十度的天寒地凍,所以才會發展出利用石頭加熱,讓空間溫暖的技術與方式。

正統的芬蘭桑拿屋,必須是以木頭製造,若是以石頭為牆面等,那是土耳其式。David經理帶我們參觀了整個廠區,進一步知道桑拿屋是必須結合木工、電子加熱、金屬裁切、空調原理等,所需要的技術不僅要很精密,更要能因應客戶的要求,而整個工作生產線可以因應以作為客製化。基本上,一座小型陽春的桑拿屋造價便需要1萬歐元。

結束參觀後,Tikkakoski的扶輪社員Juha和Raimo陪同著我們往下一個參訪城市Lahti移動。在Lahiti扶輪社的安排下,我們與這座全芬蘭第八大城市的市長見面,市長並親自為我們作簡報。有趣的是,市長並非民選,而是被議會任命的。
(古色古香的Lahti市政廳)

Lahti全市人口大約九萬,加上移動人口則共有十萬,過去曾有「芬蘭的芝加哥」之封號,但現在失業率也逐漸攀升,原有產業也出現空洞化。不過他們的勞動人口還保持有60%。市長認為市政推動的首要之務就是要創造新的就業機會,及協助原有的產業升級。因此,市府團隊提出了文化設計產業為主要將來發展之項目,並且也提出生態城市的願景,

(市長與大家進行交流)


(團長於議長寶座體驗一下)

市長說了一段很棒的話,大意如下:我們並不會想要變成第一名的城市,但是我們想要創造一個good to live的城市,因此我們積極在文化、運動、休閒及設計方面著墨。
我想,這可以作為屏東未來發展計畫的一種新的願景與參考指標。

(本文By Shu-Hui)

2012.4.19 馬不停蹄的一天

這真是個忙碌的一天,我們聽取了多場簡報,除了解Jyveskyla大學的各部門之外,還參觀了Jyveskyla大學運動場,下午則拜會Jyveskyla市政府,了解該市的技職教育、成人教育。晚間則參加了Tikkakoski扶輪社的例會。


(由名建築師Alvar Aalto設計的Jyveskyla大學主館)

Jyvaskyla大學的校長Dr. Aino Sallinen親自前來接待我們,她是芬蘭第一位女性大學校長,且已經任職20年了,她十年前曾到台灣參加教育發展及合作等會議,且該校至今仍與交通大學有許多交流,因此對台灣並不陌生。
Jyvaskyla大學是芬蘭第一個師資培訓學校,世界聞名的PISA教育評鑑制度也發源於此,這裡有著PISA完整的諮詢與評量制度。

 (團長與Jyvaskyla大學的校長Dr. Aino Sallinen進行交流)


Jyvaskyla大學目前全校共有15000位學生,7個學院,2600個教職員,另有800位國際學生,來自90個國家。每年申請入學的學生相當多,因此入學率大約都只有13%。該校除了重視教學的效能之外,亦非常國際化,提供豐富的文化交流氛圍,支持師生的研究表現,也很鼓勵師生到各國去交流體驗。

Pekka Kupari先生向我們進行PISA制度的解說,他說PISA對芬蘭影響很大,此制度的目的並不是為了競爭,而是在於發現事實。了解性別、態度對於學習表現的影響。例如:女生雖然對數學普遍興趣不高,但是只要她願意學習,基本上學術表現就會與男生一樣好,甚至更傑出。

(團員James與Pekka Kupari先生合影)


芬蘭的教育採常態分班,一般的課程都只有16至25名學生,除了6年級8年級有全國性的能力測驗之外,其他情況多為學校自訂課程,由教師來制定評量標準。由於機會均等,他們注重孩子的個別發展,認為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,一般來說只有不到8%低學習成就的孩子需要個別教學,而這些孩子只要施以支持性的輔導即可。芬蘭的教育努力將每位孩子的發展立足點差異最小化,因此芬蘭低成就的學生,其表現是高於均值的,校內學生差異大,但校間的差異很小。由於教學十分倚重教師,因此在芬蘭教師都至少需要碩士學歷。當教師的門檻是很高的,錄取取只有10%到15%,由於教師素質普遍很高,因此芬蘭社會對於教師十分信任,也給予很高的自主性,

接著,我們拜訪Jyvaskyla大學「老年學研究中心Gerontology Research Center」,由健康照護學院Sareianna Sipila教授為我們簡報。

Jyvaskyla大學在物理領域有傑出成就,健康與運動科學學院也十分傑出,不僅研究與教學設備十分完善,各項老年相關議題的研究,也為芬蘭政府提供重要的發現與建議。該校的老年學研究中心隸屬於健康科學系,以非病理觀點,致力於各項實用性的研究,提升老年人之身體機能、排除行動障礙。Sipila教授分享了幾個該中心進行的研究,包括:「出生時之尺寸與未來老年生理功能之關係」、「中年工作能力與老年功能之關係」以及「藍領與白領工作壓力對於老年功能之關係」,他們與社區醫院、Tampere大學都有許多合作,試圖透過更多臨床研究,對芬蘭的人口老化問題找到因應之道。台灣的屏東科技大學亦有休閒健康運動學系,未來可考慮與該校建立合作關係。

(Jyvaskyla大學擁有設備完善、令人稱羡的體育館)


下午的行程依然是關於芬蘭各級教育制度的參訪,我們先與一家的中小學綜合學校對談。接下來則是聽取由Jyvaskyla教育局人員針對芬蘭中級職業教育課程以及成人教育現況的簡報。

(Jyvaskyla教育局人員介紹芬蘭技職教育制度與現況)


透過簡報,我們了解芬蘭的教育制度特色乃是財政、教學時數以及課程規劃由中央政府制定,但地方政府在一定的原則下有很多的彈性空間。而在完善的整體規畫之下,許多芬蘭學生選擇申請技職學校,因為畢業之後可獲得較好的薪資,這一點和台灣有很大的不同。

而芬蘭的成人教育也開始的很早,從1899年發展至今,已有190個成人教育中心,每年有60萬人參與各項課程,其中大部分為技藝學習課程,其次則為外語、通識課程、體能活動。成人教育中心也接受各機關學校委託,辦理企業訓練、新移民課程以及學生活動等等,台灣的救國團有類似功能。

晚間我們前往參與RC Tikkakoski的例會,由於Tikkakoski地區為空軍基地,因此例會的會場也在空軍俱樂部舉行,十分特別。社長Tahvo Anttila先生是個冷面笑匠,外表看起來酷酷的,但其實是內心柔軟的人。會中由團員Jasper向大家介紹台灣,社員們都感到興趣盎然,在餐會之中則繼續著愉快的交流,會後還有寄宿家庭帶團員前往酒吧觀賞冰上曲棍球賽,與來自熱帶的台灣友人分享芬蘭人最熱愛的體育活動。

(團長與Tahvo Anttila社長交換社旗)

(Tahvo Anttila社長自家經營一兒童庇護之家,提供六名兒童充滿愛的家)


(本文by Frances)

2012年5月10日 星期四

此卐非彼卍



我們參觀了位於Jyvaskyla近郊的空軍博物館,館中展示了來自芬蘭軍方以及私人捐贈的各式飛機,參觀過程中發現館中許多飛機都有明顯的藍色「卐」標誌,經解說後才了解,原來在二次大戰前,芬蘭空軍便已採用「卐」標誌做為吉利的象徵,而此標誌是來自東方文化,與佛教的卍字方向相反。而一般大家熟知的納粹標誌則是黑色,而且角度轉了45度。





戰後為免與納粹產生印象聯結,芬蘭空軍的標誌才改為現行的藍色實心圓、白底框的圖騰。整個空軍博物館蒐集了超過三十架的實體飛機及相關配件,透過參觀之後才知道,芬蘭一共只有兩位女性飛行員,而芬蘭的飛機研發脈絡,乃與蘇聯關係及當地的氣候息息相關。

離開空軍博物館時,天空下起了片片的白雪,令來自南國的我們感到興奮不已。


(本文By Frances)

2012年5月3日 星期四

2012.4.18技職教育參訪


芬蘭的教育體系與台灣大致相同,主要分為學術性大學與技職性大學,一般學術性大學取得學士學位之後可以直接攻讀碩士,但技職大學取得Polytechnic Bachelor學士之後,則必須累積三年以上的實務工作經驗,才能繼續申請碩士學程。


位於Jyvaskyla市的AO職業教育機構,承接了芬蘭中部地區70%的技職教育,上午我們參訪了AO機構底下的一所餐飲學校Jyvaskyla Hotel and Resturant School。該校於1973年成立,1995年加入AO系統,目前有2500位學生。為我們簡報的人員為:教育學程執行長Vesa Saarikoski、企業與服務中心主任Jukka Koivisto、建教合作中心主任Kaija Haapasaari、以及主廚教師 Lehtinen,其中Marrtti曾經接待過從台灣前來參賽的師生,因此對於我們的造訪備感親切。


經由這些朋友的解說,讓我們對芬蘭的技職教育系統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。芬蘭的技職學院也與一般大學一樣開始整併,目前芬蘭中部地區共有16所技職學院。而在芬蘭的技職教育系統中,研習其課程必須取得120個學分,必修90學分、通識20學分以及10個選修學分。這些年他們加重創業的相關課程,頗受學生接受。他們的學生有80%去一般職場接受訓練,其餘的則在一般職訓場所,在他們受訓的過程中,都會有一份雇主提供的工作契約。聘用職訓學生的企業,基本上學校會提供雇主每月50至200歐元不等的津貼。對照目前芬蘭的最低薪資為每月1300歐元、平均薪資為2400歐元來看,補助比例並不是很高,但是這樣的津貼策略,或許可以作為台灣提振技職教育的另一種思考。由於該校從1994年開始發現以能力為本的評量機制,學生畢業之後的能力高,因此就業也容易。

芬蘭的技職教育訓練基本上分成三大類:基礎班、進階班(適合已經工作三年,計畫考取證照者),以及專業班(適合已經工作五年,想要更精進職能者),所以就連一般的基層公務人員也可以來報名訓練課程。


(本文By Frances)

2012年5月2日 星期三

2012.4.17 森林裡的變形金鋼



今天上午,我們拜訪了一家位於Vitasaari的小型鋸木機械公司MOISIO FOREST OY,其老板Juha Moisio與其營運團隊Taneli Moisio等人為我們提供詳盡的接待與解說。
雖然這是一家家族經營公司,但是公司卻很有企圖心,這從他們整潔有序的工作環境及擁有相當棒的解說材料可以得知。

MOISIO公司共有20名員工,專門生產林業機具,每年有240萬歐元的營業額,其中有八成都是外銷。該公司生產的伐木智慧機具,結合了ICT技術、GPS影像定位及高級的金屬加工技術例如削片車床,讓同一組伐木機具可以完成砍伐、去除樹枝、標碼,甚至可以計算每一支木頭的重量。伐木機具的車身則是以美國的John Deer及歐洲另一家有名的工程車公司為主,加以組合。智慧伐木主機一組大約新台幣兩百萬元,但是加上其他機具與工程車就得要價兩千多萬新台幣。在廠房中我們意外地發現,許多運轉中的機械母機,是來自台灣的大力公司,台灣機具的優良品質讓我們感覺十分驕傲。

由於該公司也接受國際紙業公司委託,協助契約林農疏伐,因此在參觀工廠之後,我們便前往伐木森林現場進行體驗,現場看到伐木機具就像變形金剛一般,只要鎖定好要砍伐的樹林,就可以很靈活地,在短短不到半分鐘的時間,就把一株樹木砍伐、清除枝葉,並且整齊地的堆放完畢。

體驗搭乘伐木機

團長與Vitasaari社長Karri合影


結束伐木的參觀行程後,我們在當地扶輪社長Karri的安排之下,參與了當地特有的生態旅遊體驗行程,我們跟著當地的引導員在還浮著冰的湖上進行泛舟,也在結冰的湖上進行收網捕魚體驗,隨後品嘗當地的風味餐。根據引導員表示,每到夏日,這樣的生態體驗行程非常熱門,吸引來自芬蘭各地,甚至是外國遊客前來。



透過此行不禁讓我們聯想,台灣擁有非常美麗的山林與海洋資源,其實只要環境維護良好,行程動線設計得宜,一定也可以發展特色之生態旅遊行程,吸引歐美旅客前來觀光。

(本文By Frances)

2012年5月1日 星期二

2012.4.16 Jyväskylä教育與社福參訪

上午拜訪Jyvaskysa 大學以及JAMK應用科技大學。Jyvaskysa 大學於1934年建校,目前一共有7個學院,15000位學生,不只擁有奈米及加速度兩個優秀實驗室之外,師資培育在全國領先群雄,而另一個運動科學更是全國獨有。校內設立一個類似於台灣大學的產學中心,從2001年開始,已經有了200項的產學研發成果,也創造了上百的工作機會,例如:著名的Ekapeli線上遊戲,以及多項協助學習障礙兒童學習之電腦軟體。

而JAMK應用科技大學創校至今已20年,致力成為全芬蘭最好的應用科技大學,該校積極推動國際合作,共有50國300個合作單位,每年數百名外國學生與交換學生。同時也提供職業學校之師資培訓。

JAMK應用科技大學副校長為我們簡報


接著,我們兵分兩路參訪兩個不同機構,一部分團員參訪Jyvaskysa 大學研發中心。了解目前芬蘭政府重新思考與企業的合作關係,許多原本公營的社福事業現在已經轉為民營化,例如健康照護事業。
該中心目前正在努力推動:Green Connection,希望透過跨國但卻屬於同一生活圈內的城鄉合作,共同來進行各項合作與貿易交換,一方面是可以節省許多交通成本,也可以就近提供居民一個更為低碳及平價多元的生活物質環境。
其實,該機構雖然擁有來自歐盟的各項組織及芬蘭的經費支援,來從事地方的產業合作計畫,但是面對跨國企業的資本競爭,其實許多社區型的傳統產業依然面臨嚴峻的挑戰,目前他們積極以教育及研發來面對危機,並協助各小型產業進行整合與深度合作,並協助創造其更多的服務附加價值,如同他們說的:Our resources is our brains。


另一部分團員則參訪了「Mobile危機協助中心」,該中心最早為一精神服務機構提供的方案,1990年代開始各地政府設立服務中心。Mobil危機中心以Juveskyla為中心,服務鄰近15個鄉鎮,提供家庭各項危機服務,包括失業、離婚、災害、酗酒…等諮詢與服務。
其服務為24小時三班制,14名專職人員中只有4位為男性,另有10多名志工。志工主要協助電話諮詢與外展陪同。個別服務如家暴案件,由專職人員提供服務,其他危機案件,則由志工搭配專職人員一同會談或訪視。所謂的危機,芬蘭政府有提供其定義,做為危機服務中心之評估指標。

社工員為公權力之評估決定者,各項服務計畫以及危機個案的安置,必須經過社工員的評估之後才可以執行。該中心之個案平均服務時間約三至四個月,服務次數為8次,一名專職人員一年大約服務70-80案,每位人員載案量約為20-25案。家暴案件有一半伴隨著酗酒問題,芬蘭的法律中亦有保護令,受暴者可以依需求申請遠離或遷出,男性被害人會由男性人員協助,兒保案件亦另有一大型機構(Family counling center)負責協助,精神暴力亦為犯罪行為,違反保護令可能會因此受到罰緩。

與Mobil危機中心人員合影


中午,我們拜訪了芬蘭最大的人民合作金融組織─OP銀行:有點類似台灣的合作金庫,幾乎有4/5的芬蘭人都是該銀行的股東,而且每個人都只能擁有一股。但是一旦你從這家銀行購買更多的金融商品,創造全民更大的營收利潤,銀行就會針對金融交易的手續費給與優惠。
在芬蘭,有超過一半的芬蘭人擁有自宅,且也擁有第一次購屋優惠貸款,其利率是全歐洲最低2.36%,還款的方式也相當彈性,允許貸款民眾可以提前返還本金。

OP銀行經理與團員合影


下午我們參觀了一家大學的農學院,他們積極發展各項生質能,協助民營電廠利用汽電共生方式來生產電力,並進一步販售。不過,這樣的發電方式仍不是芬蘭最重要的發電方式,例如生質能每年只有540MW,但原本的化石燃料則生產電能每年10TW。每一種發電方式都有不同的售價,每個芬蘭家庭都可以自主選擇。

2012年4月30日 星期一

2012.4.15 建築大師Alvar Aalto作品巡禮


位於Jyväskylä的Alvar Aalto博物館

Alvar Aalto是芬蘭著名的建築設計大師,其作品具有深遠的影響,在Jyväskylä可看到許多其建築作品,例如Jyväskylä大學主建築、Alva Aalto Hall、小鎮教堂等等。於Alvar Aalto的建築在義大利具有很大的影響力,因此Jyväskylä這個科技大學城,每年都吸引許多來自義大利、西班牙的建築系學生前來朝聖。

Alvar Aalto設計的教堂

在Jyväskylä大學遇見一群來自西班牙的建築系學生


除了建築物之外,Alvar Aalto設計的家具、餐具、家飾品,也都是隨處可見的芬蘭經典,常見的湖水形玻璃器皿,以及大花圖案餐巾紙,幾乎是每個芬蘭家庭的基本配備。
對建築有興趣的朋友來芬蘭,千萬別忘了前往來一趟Alvar Aalto之旅。
Alvar Aalto設計的椅子

參觀博物館

2012年4月29日 星期日

2012.4.14 參與國際扶輪社1390地區年會


國際扶輪社1390地區2012年之年會4/14-15於Jyväskylä的AGORA中心舉行,會中1390區總監Kari Itkonen致完歡迎詞之後,由作家Aino Suhola進行演講,現場妙語如珠笑聲連連。隨後,來自印度的國際扶輪社總監代表Ashis Roy以及來自瑞典的北歐國際扶輪社代表Lars-Gote Lofdahl亦分別致詞,勉勵所有的扶輪人應努力破除大眾對扶輪社的印象的迷思,落實扶輪服務精神,期許自己成為改變社會的關鍵。
 
1390區總監Kari Itkonen接受本團致贈錦旗


本團亦應邀於會中進行簡報,團長古源光校長除了介紹D3510區組織運作現況,對於國際扶輪參與概況之外,亦向現場的芬蘭朋友們介紹台灣的地理特色、景觀美食,以及台灣的經濟實力與人力資本,幫助這些北國的扶輪社員們更了解台灣,經由團長的簡報,確實讓現場參與的人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會後有許多芬來社友來與團員們交談,我們也透過不斷的互動與交流,將更多關於台灣的資訊傳遞給大家。現場我們遇到了來自台灣的交換學生陳世芃,來芬蘭十個月的她,已經可以說得一口流利的芬蘭語,與來自其他國家的學生了互動的十分良好。另外一名曾至台灣學習一年的芬蘭交換學生,也以國語歡迎我們的造訪。

團長進行簡報



來自來台灣的交換學生陳世芃


下午之後,大會的行程移師到鄰近的Alvar Aalto博物館,除了讓大家了解建築大師Alvar Aalto的生平與創作之外,現場亦舉辦了一場小型的服裝秀,由社員或社員夫人擔任走秀模特兒。
晚餐亦在AGORA中心舉行,現場除了有現場演奏的樂團之外,還安排了話劇的演出,最後還有舞會,許多團員攜著伴侶翩翩起舞,為整個夜晚畫下浪漫的句點。


來自印度的代表Ashis Roy伉儷、接待家庭社員Mervi Wallenius與團長合影

2012年4月25日 星期三

2012.4.13 Jyväskylä參訪行程

上午我們參訪Jyväskylä大學健康照顧學院,該校設立於1934年,為芬蘭前五大的大學之一(Helsinki、Tampere、Tuku、Oulo),其健康照顧學院更為全國最有名,研究主題為運動與健康之相關,例如跳躍運動對停經後女性膝關節炎之影響,以後一年之骨骼狀態追蹤、各項運動對於背部肌肉、頸部肌肉強度的影響…等。學院中的設備多元且完善,可進行精密檢測與測量,包括肌肉受力、行前時之施力狀況、肌肉切片、斷層掃描、運動器材室等等,令我們十分印象深刻。

利用木箱進行跳躍運動實驗

 
校內具有豐富的研究資源,檢測設備十分完善
與健康照顧學院院長以及研究人員合影

中午我們在冰上曲棍球場餐廳午餐,芬蘭人對於冰上曲棍球十分著迷,最近正值芬國內比賽旺季,各項聚會中總會聊及賽事近況,曲棍球確實可稱得上是名符其實的芬蘭國球。

下午參訪了SYKE環保中心,芬蘭全國共有五個相同的中心,皆隸於中央政府,位於Jyväskylä的中心乃以水資源為研究主題,其他四個單位則負責空氣、土壤等不同環保議題。
SYKE利用水蠅做為水資源環境指標,檢測來自各地的水源概況。由於芬蘭政府對於工廠處理污水有其規範,必須有合法處理程序且達到合法標準才可排放。另外,由於芬蘭人口稀少,水資源豐富,因此水質污染對芬蘭來說向來不是值得擔憂的問題。


2012年4月23日 星期一

2012.4.12 森林產業參訪

  •  參訪Hyytiälä forest university實驗林場
該林場隸屬於赫爾辛基之Hyytiälä forest university,其SMEAR station是歐洲重要之森林懸浮微粒監測站,提供森林與氣候研究之重要基礎資料庫,除了本校學生之外,亦接受來自世界各國的研究人員進行短期研究,超過百年歷史的研究人員宿舍,牆面上留下了不同年代學生的簽名,見證芬蘭森林研究之歷史。


接待大廳的木雕作品,乃由園區16種不同樹木雕刻成

 

SMEAR工作站介紹


    百年歷史的宿舍牆上,滿是來自各地研究人員的簽名

  •  參訪芬蘭鋸木業
前往位於Juupajoki的JPJ公司參觀鋸木場生產線,該公司燃燒鋸下的木屑進行木材乾燥,同時將產生的熱水提供做為社區之暖氣設備,充分達到資源再利用。紙業過去是芬蘭很重要的經濟命脈,但由於紙業價格被大企業把持,因此小工廠愈來愈難生存,獲利空間愈來愈受限。

長達兩百公尺的原木分級機


全自動的電腦化生產線
 
  • 參訪木藝工作室
參訪一木製工藝品個人工作室,經營者為一對夫妻,其作品以樺木為主,成品包括筆、鑰匙圈、USB…等,目前主要接受企業紀念品訂單。男女主人於1994年買下已遷校的舊校舍,廠房設備完善且設有防塵爆設備。其生產之木藝作品十分精緻,台灣目前也有許多類似的木藝技術。




工作室女主人Jana介紹各項設備


團員與接待之D1390區社友,於美麗的河邊合影